更新日期:2024-11-15 09:39:03
蔬菜要吃带虫眼的,洗发水要用无硅油的,代步工具要选两个轮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市民对健康的诉求不断升级。如今的健康消费,已经从看病吃药转变为防患于未然,绿色的饮食、运动与户外活动成为健康消费主流,各类健身场馆、体育运动场所成为城市最热闹场地,徒步、骑行、登山等越野方式备受青睐。健康消费俨然成了消费升级的新“风口”。
阿里巴巴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DT财经联合发布的《天猫双11十年洞察:新消费时代到来》报告显示,2018年天猫“双11”,“健康”品质消费悄然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
“健康消费需求将来或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消费需求。”有专家表示。
饮食健康
受访者认为食品绿色健康排在首位
民以食为天。如今,人们对饮食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一日三餐,而是更注重绿色、健康、安全。
记者随机采访的消费者一致认为食品绿色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的,一些“讲究”的消费者表示只在几家固定的餐厅用餐,因为知道那里的食物是安全的;还有一些人表示尽可能选择在家做饭,这样更放心。不少商家也打起“健康”牌,要么把厨房搞成敞开式“明厨亮灶”,要么强调食材的安全性,或者自己种植有机蔬菜,客人现吃现摘。
7月13日,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与小硒炖品共同举办的“寻硒之旅”试吃活动,50余名网友齐聚小硒农家一同品尝健康食品。“所有富硒的食材都是出自自家农场喂养。”小硒农家负责人介绍,小硒农家所有富硒农产品都经过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检测,所有农产品的硒含量完全符合标准。
当养生健康成为新一代年轻群体的热议话题后,更加健康养生的饮食方式逐渐年轻化起来。据阿里健康发布的《2017年健康消费报告》显示,蜂蜜、枸杞、阿胶、燕窝等滋补品成为越来越多中国白领的办公桌“标配”。
去年大学毕业的小白(化名),别看她年纪小,可是一位养生达人。她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养生茶,然后再打开电脑,一边办公一边享受她的养生茶。“有时候是红枣枸杞茶,有时候是枸杞菊花茶,有时候冲一杯清凉解渴的百香果柠檬蜂蜜茶。”小白说。
30多岁的黄女士每天喝灵芝茶,已经坚持了很多年。灵芝基本上是家里常备的,从不缺货。“我父亲喜欢喝灵芝茶,慢慢我们全家人都喝,听说常喝可以提高免疫力。”黄女士说。
运动健康
日益成为人们达到对健康诉求的主要方式
骑行、踢球、健身……在温先生的记事本上,工作之余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一周内的运动项目基本上不重样。
今年30岁的温先生是一位运动达人,但5年前他还是一名网瘾青年。“之前,我的业余生活都是打游戏,不分白天黑夜地打。慢慢地,感觉身体越来越虚弱,一天到晚都提不起精神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温先生从网上了解到骑行这项运动,当时觉得很有意思。之后,他就经常浏览和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慢慢深入了解后,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用温先生的话说,就是“中毒了”。
此外,他又开始慢慢接触其他运动项目。“自从爱上运动,我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运动和带小孩。”温先生笑说,“运动乐趣无穷,不仅增强体质,还能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网络里的世界有趣多了。”他们有一个名叫“两轮世界”的微信群,里面有50多位骑行爱好者,他们经常在群里相邀结伴骑行。
70后王女士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为了健康投资她从不手软。“健康才是王道。我现在每周要练两次空中瑜伽,游一次泳,跳一次肚皮舞,一年下来花5000元左右。”
随着健康消费的不断升级,在消费者追求吃得健康和用得健康的同时,运动健康也在不断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达到对健康诉求的主要方式。全球知名绩效管理公司尼尔森研究发现,在运动消费方面,中国消费者年均体育消费为1213元,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各级城市市民对运动方式的选择有所不同,对大中城市的消费者而言,运动即社交;小城市的消费者更青睐户外运动;而农村地区选择较为单一。有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消费者中,36%选择球类运动、27%选择骑行、33%选择游泳、27%更愿意去健身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二、三、四线城市中分别有80%、81%和79%的消费者选择户外跑步,高于全国73%的平均值;农村地区66%选择户外跑步,对其他运动方式选择较少。
养生健康
不少50岁及以下成年女性都办过美容养生卡
两年前,年近半百的王先生开始感觉体力一天不如一天,每天都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来,然而到了晚上,又失眠睡不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跟一个朋友走进江北的一家养生保健馆,养生馆按摩师给他做了一次背部推拉,他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其后,他毫不犹豫地办了一张长期卡。“没想到,做养生保健的人还真不少,每次去都要预约,否则就没位。”王先生说。
自从开始注重养生,王先生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最大的感觉就是整个人轻松了,晚上一躺下,5分钟就可以入眠。”今年4月,45岁的太太还给王先生添了个大胖千金,儿女双全的王先生每天笑得合不拢嘴。
尝到养生保健甜头的王先生去年报了一个养生班,年底就在麦地自己开了一家养生馆。“现在的人都舍得为健康投资,目前,我们馆的会员达到100多人。”王先生说。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受访者中80%以上的50岁及以下成年女性都办过美容养生卡,她们当中有将近30%每周会光顾一次美容养生馆,项目五花八门,有子宫保养、足疗、按摩、艾灸、针灸等等。
惠州机遇
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随着公众对健康的关注,逐渐催生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此前,2017年市政协主席督办提案《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健康惠民之州》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有关部门专门邀请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平凡为首的专家课题组编制完成《惠州市康养产业规划研究》。
“惠州打造大健康产业,可以着力构建健康服务业、健康制造业、健康农业三大支撑体系,构建有惠州特色的健康产业体系。”林平凡认为,应充分挖掘和发挥惠州的生态、资源、环境、产业、文化和区位优势,以“大健康”理念选择关键环节和优势行业,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与健康产业相融合,以“健康+业态”的形式突出惠州产业的发展特点。
事实上,在“健康惠州”的背景下,我市部分县(区)已经开始布局大健康产业。例如,惠城区提出以东江沿岸镇(街)为腹地构建环东江大健康产业,使之成为该区高水平打造的三大平台之一;博罗县提出打造国家级健康产业基地、中医药创新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个基地”,打造大健康产业集聚区;龙门县把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并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当前,惠州正处于转型升级、迈向一流的关键时刻,中医药产业被赋予新兴支柱产业地位和惠民之州建设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发展“2+1”现代产业集群,“2”就是集中力量打造石化能源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1”就是以中医药产业为重点的生命健康产业。
“要想实现大健康产业发展成为与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两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平起平坐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最重要的是我市亟待通过研究制定《惠州市大健康产业规划》,其他县(区)也应参照《惠城区环东江大健康产业带发展规划(2018-2025年)》开展相应的规划设计,指导推动我市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大健康产业,并实现快速协调发展。”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健康中国在行动
到2030年基本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一份健康中国的行动指南——《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总体目标:到2022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具体来看,涉及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实施控烟等一系列的行动。
“15个专项行动的核心都是围绕人民健康,包括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个方面,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上明确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慢性病与健康生活方式相联系,不良的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吸烟酗酒及减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原因。
不过,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是可防可控的。
《意见》显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糖尿病防治方面,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考核结果经推进委员会审定后通报,作为各省(区、市)、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对此专家预测,我国有望迎来全民普惠健康时代。同时,预计随后围绕行动、路径、目标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长效机制。